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举办的“共同铸就贵州刺梨产业品牌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市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新闻交流中心召开。北京贵人堂集团、贵州刺梨谷公司、贵州中商黔源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泰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沃贝永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师范学院、贵州醉苗乡商贸有限公司、贵州刺梨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州大禹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院长郑鲁平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分享了《关于打造贵州刺梨千家品牌连锁整合营销提案(征求意见稿)》的有关内容。他认为,虽然我省已发展种植了200余万亩刺梨基地,但市场仍表现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和内部竞争激烈,亟需统一标准。在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端,我省刺梨仍呈现“诸侯割据”的局势,其主要表现为高附加值产品缺失、营销乏力,与贵州刺梨产业具备的先天优势和区位特色极不相符。因此,为打造贵州刺梨产业的品牌旗舰,贵州刺梨人家联盟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已汇聚了大批致力于行业发展的科技、金融、营销等领域顶尖人才和资源,提出了“统一标准+统领品牌”的可行性营销路径。接下来,贵州刺梨人家联盟将在营销端构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规划,建立起品牌店的样板,争取2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3000-5000家连锁店规模的“刺梨人家”品牌旗舰平台。
作为贵州省唯一从事品牌工作的专业性社会团体,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好学代表促进会表达了对打造贵州刺梨产业品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贵州作为刺梨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溯源地,打造刺梨产业品牌,既是发展我省特色产业的需要,也是助推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五大战略,实现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全省各地、州、市已涌现出了一批能起到拉动作用的生产型刺梨龙头企业,但在标准化、规模化及引入资本等方面还应继续强化。此外,在品牌建设内涵不断丰富的今天,品牌建设的意义早已不再局限为是为了建立某种识别标识、精神象征和价值理念。品牌建设应围绕品牌“五要素”(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全方位开展。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刺梨产业品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帮助实现贵州刺梨产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助推贵州刺梨走向世界。
据了解,在本次座谈会后,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将拟组建贵州刺梨产业品牌专委会。借助于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已建立的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品牌建设格局,拟组建的刺梨产业品牌专委会将能为贵州刺梨产业品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在制定标准,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投融资能力等方面发挥强大助力。